(一)角頭輪祀
關渡宮有庄頭廟與區域廟兩種性質。從庄頭廟的部分來看,其廟中的年例祭典為由祭祀五角頭來承辦祭祀業務。祭祀五角頭祭典的經費來源,都是由關渡街上與附近的聚落一起共同分擔。關渡聚落以前在3月23日並沒有迎媽祖的祭祀活動,僅有「媽祖角」與本地、周邊信徒自行準備牲禮等供品前來祭拜。不過,關渡的一些零星祭典,如八月初六拜「尪公祖」等,會迎請關渡媽祖到聚落做客。關渡之所以有迎媽祖活動產生,係因民國59年時,蔣經國推行「統一拜拜」,這些祭典才會都統一在3月23日舉行。現在的關渡迎媽祖活動仍是由當地關渡里、一德里辦公處聯合主辦,關渡宮則是協辦單位。因此,關渡宮並沒有舉辦迎媽祖的活動,僅有特殊時期才有,例如民國49年時媽祖誕辰千年紀念,以及民國94年SARS事件,關渡宮才會舉辦遶境五角頭的活動。
從區域型大廟的角度來看,關渡宮則是有普渡五角頭的五境遶境。所謂的五角頭即為關渡、嗄嘮別、北投、石牌、唭哩岸這五大範圍的聯庄聚落,關渡宮媽祖慶典之遶境會經過這五個區域,由其輪流負責中元普渡祭典,延請釋教法師設壇啟建一朝的中元醮典,並有殺豬拜媽祖之盛大儀式。
(二)媽祖遶境
媽祖遶境活動是基於慈悲為懷、普渡眾生,也是信眾生活的重要依靠與慰藉。在媽祖遶境活動時,會伴隨鑾駕的鑼鼓隊震天價響,所到之處更是信眾擺設香案迎接,沿途信徒燃放炮竹,許多虔誠的信徒跪在一旁恭迎鑾駕,祈求媽祖保祐。北臺灣許多的年例祭典中都有迎請關渡媽祖,有的是以其為主祀,有的以其為陪祀神明。迎請關渡媽祖的區域大致上包括有關渡宮五角頭、東北角(新北市雙溪區和貢寮區)、北海岸(淡水、三芝、石門、金山、萬里、基隆)、瑞芳、汐止、平溪、士林、內湖、舊臺北市區(艋舺、加蚋庄、大稻埕、中山區)、海山(中和、永和、土城、板橋等)、新莊、三重、蘆洲、五股、桃園、宜蘭、深坑、石碇、坪林等地區。
由於各地信徒熱烈地迎請媽祖出巡,因此關渡宮亦制定了一套迎請模式,進而讓各地區之年例日期趨向固定。各庄迎請發展成以固定日的方式來登記刈單,到了迎請當天,關渡宮會特別將媽祖保留給該聚落。而在當年交通不夠發達時,年例發展出以連庄迎請的方式,由數庄聯合刈單,以當地的大廟向關渡宮刈單數日,之後再分配給需要迎請的聚落,或是共同迎請一組年例神明,但分開祭拜,像是輪值角的型態,輪流主辦媽祖祭典,關渡媽神像以一庄過一庄的方式在各聚落中形成帶狀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