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創於康熙51年、西元1712年的關渡宮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。最初名為「天妃廟」,主祀天上聖母媽祖,從此,成為北台灣最早的媽祖廟,並流傳著:「南有北港媽,北有干豆媽」的諺語。 自從開基建廟以來,不僅見證了臺北盆地的開發歷程,甚至和北臺灣的發展息息相關。回顧過去渡海來臺的先民,在拓荒墾殖、安家立業的過程中,不時地遭遇到水澇苦旱、蝗災蟲害,或是瘟疫疾病、而人畜性命不保,抑或是鬼魅作祟的傳說、而造成地方的惶恐不安。在如此艱辛的環境之下,亟需神明大發慈悲、蒞臨巡行遶境,藉以綏靖地方、以求安寧。
由於媽祖慈悲為懷,德被海天而濟助眾生,可以說是渡臺的先民們,最重要的精神依靠與慰藉。於是歷史最悠久、同時靈驗傳奇最多的關渡媽,便成為四方爭相迎請的神尊。論及關渡宮主祀的天上聖母媽祖,共有關渡大媽、關渡二媽,以及關渡三媽。大媽也就是關渡宮的開基媽祖,在天妃廟的草創初期,是從湄洲迎請而來的媽祖金身,在信徒的心目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。
至於二媽則是靈應傳奇的事蹟最多,因此所謂的「迎請關渡媽」,其實就是恭請關渡二媽的聖駕。相傳二媽是在基隆河的河水暴漲、漂流到唭哩岸之後被撿拾而來,最初是安奉在慈生宮五穀先帝廟。後來慈生宮因為要整修,便將媽祖寄祀到關渡宮;當慈生宮的整修工程完畢,媽祖卻指示要留在關渡看顧海口,於是就成為了關渡二媽。此外還有三媽,素有「醫生媽」的美名,原本是北投稻香、桃源一帶、堂號「錦園」的林姓家族所有,由開基祖從泉州同安迎請而來。傳到第六代的時候,因媽祖的指示而獻給關渡宮,藉此來濟助更多的信眾,於是也就成為關渡三媽。
為了解決天災蟲害、為地方祈安避禍,於是當地宮廟或地方人士,便發起迎請關渡媽的聖駕,蒞臨各村庄、聚落遶境祈福。有些不僅將迎請關渡媽,訂定為三年或五年的年例活動,更擴大成為重要的地方節慶代表。 根據關渡宮的資料記載,從農曆正月中旬開始,迎請關渡媽的宮廟及地方代表陸續到來,恭請聖駕的陣頭隊伍更是絡繹不絕。迎請的區域可從關渡周邊的五角頭,遍及北海岸、東北角,乃至延伸到基隆、宜蘭等地,甚至遠及桃園和新竹一帶。 是故,迎請關渡媽的區域分佈,可以說涵蓋了整個北臺灣,並且在北臺灣形成特殊的年例慶典。由於迎請關渡二媽的習俗,相沿至今已屆一百多年的歷史,常在同一時間之內,會有來自不同地區的恭請聖駕,累計整個年度的迎請案例,高達四百件以上。 為了滿足各方聚落的請駕需求,於是在徵求媽祖的應允之下,陸續雕製了多尊關渡二媽的分身。根據關渡宮的資料記載,大尊的二媽共計有十五尊,並且各有其專屬的聖號,也是各地重要年例活動迎請的神尊;至於小尊的二媽,則計有六十餘尊,以因應各地聚落、社區、家族,或是緊急特殊的機緣,回應他們迎請關渡媽的心願。
迎請關渡媽之前,必須事先來到關渡宮「刈單」,也就是到服務台辦理登記、繳納香燈錢等手續,然後廟方會在迎請的當日,預先做好事前的準備。至於行之有年的大型迎請活動,關渡宮均已列入年例性的行程計畫,故僅須活動當天辦理「刈單」即可。 為了表示對關渡二媽的尊崇,迎請聖駕的當天,大多會率領神將、舞獅、舞龍、鼓吹和陣頭等團隊前來恭請,可謂集合了民俗遊藝表演的嘉年華盛會。接下來迎請單位的代表人士,進入大殿向媽祖參香稟報,再恭請關渡二媽的聖像,來到三川殿內或是殿外廟埕,登上鑾轎之後,在迎請隊伍的護送之下,回到原來的村庄聚落。 當關渡二媽的聖駕蒞臨之後,活動的安排與天數不等,端視主辦者的行程規劃而定。有些是恭請到當地宮廟駐蹕,舉行平安祈福法會,然後再展開遶境活動。有些則是在關渡二媽的聖駕抵達之後,直接與當地的神轎、陣頭會合,並即刻進行遶境活動。 待一切活動圓滿之後,便進行恭送媽祖聖駕回鑾。媽祖回鑾的當天,同樣也是在陣頭隊伍相伴之下,浩浩蕩蕩地回到關渡宮。待媽祖的鑾轎在廟埕停妥之後,恭請媽祖聖駕下轎,並迎回大殿回鑾,迎請單位的代表參香致祭,然後再到服務台回報,至此迎請關渡媽的活動圓滿完成。
由於迎請關渡媽的習俗持續百年以上,已經形成北臺灣特殊的關渡媽信仰文化圈。同時關渡媽的靈驗事蹟,能夠杜絕瘟疫蟲害、預防天災澇旱的傳說,對於先民的墾殖開發,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。
發展至今以關渡宮為中心,帶動信仰文化圈之內,每年高達四百件大小的祭典與遶境活動,蔚為北臺灣媽祖信仰的最大特色。
基於前述傳統性、地方性、歷史性、文化性及典範性,再加上關渡宮對於文化傳承不遺餘力,依據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,以及相關法規提報審查通過,並於2013年12月25日公告,正式登錄為台北市文化資產,為該項重要的民俗活動,肩負起保存維護的使命與重責大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
發 行 人:陳玉坤
總 策 畫:陳進雄
編導剪輯:陳奕愷
攝 影:陳奕愷、林芸瞳
資料提供:威海影像工作室、豪奕影像
繪圖作品:《媽祖繪本》1~3
旁 白:劉映蘭
片尾歌曲:地 祇
詞曲演唱:冰霜之淚
日 期:2019年4月19日